0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部署进一步多措并举做好稳就业工作 要求大力支持灵活就业 通过《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草案)》用法治手段治理欠薪顽疾
· 中办印发《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
· “南繁硅谷”迈出关键一步
· 党建引领 助农增收
· 黑土地上的追梦人
· 双鸭山市“两变三化”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 农民工工资月结应成为常态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2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南繁硅谷”迈出关键一步
——国家南繁基地建设攻坚战成效综述
本报记者 王澎 邓卫哲 祖祎祎

  立冬一过,来自全国各地的南繁“候鸟”又将启程,奔赴北纬18度线以南,位于海南三亚、陵水、乐东的南繁基地。每年冬季,有来自全国29个省、700多家单位的近7000名科研人员从事南繁工作,其中不乏袁隆平、李登海、谢华安等种业大咖。截至目前,通过南繁育成的新品种占全国新品种总数的70%以上。

  中国虽大,只有一个南繁。2015年,《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规划(2015-2025年)》出台,南繁规划纳入国家战略工程。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国家宝贵的农业科研平台,一定要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

  如今,经过部省共建、多方合力攻坚克难,南繁基地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1月18日,陵水安马洋、乐东抱孔洋育种基地配套服务区和南繁科技城安置区同时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南繁季来临时,“候鸟”们就能有更稳定的“家”,可以更安心地开展育种科研了。

  这场南繁育种基地建设的攻坚战,即将吹响决胜的号角。

  

  稳住核心区 建好服务区

  北方已入冬,三亚、陵水、乐东三市县平均气温还在20℃以上。正是这里独特的光热资源,让农作物新品种育成年限从8-10年缩短到4-5年,大大加快了品种选育进程。“杂交水稻的成功,一半功劳应该归功于南繁。”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这样说。不仅如此,我国杂交水稻、紧凑型玉米、转基因抗虫棉等育成和应用,南繁功不可没。

  然而,“一张木床、一顶破蚊帐、两把椅子、一张瘸腿的桌子”,当年南繁育种的艰苦也让袁隆平记忆犹新。尤其是经过多年发展,南繁在海南三亚、陵水和乐东等市县建成了大量零散的育种基地,科研用地不稳定、田间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逐渐暴露。同时,随着海南省城镇化进程加快,冬季瓜菜、花卉种植、旅游观光迅猛发展,南繁“候鸟”与海南“土著”的用地矛盾,落实南繁用地难、保障生物安全难、配套设施合规难等问题日益凸显,南繁被戏称为“难烦”。南繁人对科研用地和配套服务区用地这“两块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2015年,《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规划(2015-2025年)》出台,划定了26.8万亩科研育种保护区,全部上图入库,纳入永久基本农田范围予以重点保护,实行用途管制,并对新基地和老基地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用地提出了相关要求。“两块地”稳住了,南繁有了“定海神针”。

  随着科研用地与配套服务区的划定和落实,困扰了南繁人60年的“难烦”之问终于有了答案,让育种家更安心。

  今年的南繁季刚开始,在乐东县黄流镇抱孔洋育种基地内,山东省桓台县新星农作物研究所所长巩润梅已经在悉心照料刚出土的玉米幼苗。自2002年从事育种以来,她来南繁已有18个年头。想想早年间科研用地缺乏保障、居无定所的窘境,眼下这10亩稳定的育种田让她倍感珍惜。不仅科研用地稳定,有了配套设施,她再也不用在农户家里过“睡床板、住草房、没锅没灶”的日子了。

  “《南繁规划》划定了745亩科研建设用地,通过海南省‘多规合一’全部纳入建设用地范畴。目前,陵水安马洋和乐东抱孔洋配套服务区已经正式开工建设。”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谢焱告诉记者,三亚市落根洋新建核心区和海南生物育种专区的配套服务区也将在年底陆续开工,4块新基地的配套服务区将预计在明年南繁季节前功能性投入使用,满足南繁科研单位生活、生产和科研需求。

  

  各方合力 打好“两块地”攻坚战

  “生活配套服务区终于开工了。”日前,湖南南繁基地主任谭新跃难以抑制内心的喜悦,专门发了一条朋友圈。

  不只是各省南繁工作人员、科研人员,国家南繁工作领导小组、海南省南繁工作领导小组、海南省和三市县南繁管理局、南繁重点乡镇的专职工作人员和村级联络员……南繁基地建设的突破,让南繁管理服务体系中的每个人都难以平静,因为深知其中的不易。

  从租地到管理,上海选择“亲力亲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组建了基地建设工作组,“从规划设计、土地流转再到田块平整、建筑施工等各个环节,基地建设经常要与规划、国土、农业农村、林业等各政府部门联系协作,对于一个农业科研单位来说,工作推进难度很大。”工作组负责人楼飞坦言。

  在土地流转之前,光是厘清土地权属问题就曾让工作组伤透了脑筋。“由于基地规划范围内土地性质复杂,共涉及陵水县2个镇3个村398户村民的1200个地块,土地流转工作量很大。”为了保证包含综合服务区、农作物品种展示区、水稻育种专区、试验配套功能区等在内的约1030亩的规划建设,上海南繁工作组与陵水县政府共同签订了《农业领域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开展了一场“租地”攻坚战。

  “我们一家一户做工作,经常从上午聊到天黑,有时村民外出干农活儿,回到家吃完饭已经是8点多,谈到11点是家常便饭。就算谈拢了的事情,反复变化、反复沟通也是常有的事儿。”2019年7月,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完成流转付款土地841亩。楼飞内心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开动员会、带头做思想工作……土地流转的顺利完成与当地各级政府部门及村干部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与上海不同,湖南以海南广陵高科实业有限公司为平台,统一租地、统一管理。从以前的分散租地到现在的“抱团”拿地,不但科研用地更有保障,管理效率也提高了。“截至目前,4000万元土地流转租金已全部拨付到位,每亩500元的租地补贴也已经发放到农户手中。”湖南省农作物种子南繁中心陵水县负责人徐新明告诉记者,接下来,湖南省将对这2050亩实验用地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涵盖平整土地、排灌、田间道路、桥梁、围栏、温室大棚、公厕及工具用房等工程,预计投入资金约7500万元。“今年,已有47家南繁单位签订入驻协议,即将开始本季育种工作。”徐新明说。

  除了育种核心区,配套服务区的土地流转也不容易。乐东抱孔洋南繁育种基地配套服务区规划面积252亩,其中涉及黄东村220亩、怀卷村32亩。“怀卷村人多地少,光这32亩地就涉及80户农户,征地阻力不小。”怀卷村党支部书记陈泰策遇到的困难,黄东村党支部书记孙其仁也深有同感。孙其仁指着村里的一片土地告诉记者:“这170亩曾是一片芒果林。”黄东村是当地出名的“芒果村”,种植芒果收益高,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征地工作一度陷入两难。

  既要保障南繁基地建设,又不能让农民吃亏,在乐东,从县长、镇长再到村党支部书记,各级紧密配合、相互协作,仅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252亩配套服务区的征地工作就顺利完成,各项征地补贴也已发放到农户手中。

  稳住“两块地”,各级政府部门的配合显得尤为重要。谈到征地工作的辛苦,海南省乐东县副县长王福东无意中说起一个细节:“今年‘十一’举国欢庆的时候,我们还在地里谈流转,工作太忙,假期都没来得及和家人团聚。”

  

  优化服务区结构 租售根据公益属性

  随着海南城镇化进程加快、冬季瓜菜迅猛发展,南繁建设用地有限,怎样高效利用有限土地,更好地服务种业科研创新?怎样更有针对性地满足育种家的要求?

  对此,陵水县配套服务区筹建单位——海南广陵高科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扬表示,建成后园区内房屋将施行租售并举,各省申请面积将与所租用的育种基地面积占比相匹配,不可超额申请。与商业用地不同,配套服务区建设属于公益性项目,租售价格将低于市场价,且不可转卖,真正做到为南繁单位排忧解难。

  乐东是南繁大县,在抱孔洋国家南繁育种基地上,每年来自北京、天津、山东、广东等25个省(市、区)的250余家南繁育制种单位落户于此,数千南繁“候鸟”的生活及科研配套服务如何保障?

  “为满足不同南繁单位的需求,我们对服务区结构进行了优化。”承担抱孔洋配套服务区建设项目的海南鲁坤土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斌表示,为满足多数单位的用房需求,将同时建设小户型与大平层两种户型,办公住宿兼用,用户可根据需求自由组合使用,低密度住宅区、院士工作站等区域更注重私密性。同时还将建设仓储、农机、烘干、晒场等科研配套区域,满足南繁单位的科研配套服务需求。

  据了解,该园区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居住面积4.1万平方米,预计建设住宅500套。“一期优先开展68亩生活办公区建设,预计明年南繁季前投入使用。”郭斌告诉记者,依托抱孔洋配套服务区,公司还将在周边建设特色小镇,发展农旅产业,同时为商贸物流发展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凭借当地资源禀赋打造海南优质特色农产品集散地。“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也将为当地农户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郭斌说。

  作为育种高新技术应用的“聚集地”,在5.3万亩育种核心区规划中,单独划定的5000亩生物育种专区是“南繁硅谷”作为种业创新高地的重要体现。因此,保护生物安全、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要。对此,筹建单位——海南省农垦南繁产业集团董事长徐强富表示,120亩配套服务区用地已完成流转,正在建设中。为更好地保障生物安全,将对入驻服务区的南繁单位实行资质审批制,相较于其他育种保护区而言,各项管理上将更为严格,全封闭、全围栏、凭证出入将成为“标配”。

  

  科技城为南繁注入创新活力

  何为“南繁硅谷”?在海南的建设规划中,主要包括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南繁科技城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三大板块。其中,南繁科技城位于三亚市,已被纳入亚洲湾科技城整体规划。科技城规划范围6028亩,围绕南繁科研、种业科技、热带农业科学三大产业领域,力争打造种业国际智慧生态产城。

  人才住房保障、零租金办公用房、外籍人才家属“绿卡”、落户企业补助……通过人才奖励、产业指导、扶持鼓励等优惠政策,截至目前,南繁科技城已经引进落户项目60个,中国科学院海南种子创新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中国种子集团、隆平高科、中化农业……不少国家级科研单位和大型种子企业已经达成入驻意向,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

  为支持南繁科技城建设和南繁科研创新,海南省创新投入机制,专门设立南繁科研育种创投基金。海南省南繁局副局长郭涛介绍:“首期已完成募集15亿元,二期将再向社会募集资本100亿元。”

  如果说种业是农业发展的“芯片”,那么种质资源就是种业的“芯片”,动植物种质资源是我国宝贵而珍稀的战略资源,选育良种更离不开优异种质的保存与利用。据介绍,为便捷、安全、高效地引进世界各地的种质资源,海南还将在三亚崖州湾月亮岛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与全球种质引进口岸差异化发展,重点突出热带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海南自贸区港创新三大特色。

  为更好履行管理服务职能,海南设立了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管理局负责人李健介绍:“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将与现代种业核心区、动物旅游活力区、生物科技发展区、植物科普旅游区等联动,同时服务于全岛产业项目。”

  “南繁基地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司长张延秋表示。目前,南繁基地建设已下达国家资金10.81亿元,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供地农民补贴和公共执法服务平台等重点项目正有序推进实施。“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砥砺奋进,助力南繁再创佳绩,实现种业强国梦。”张延秋说。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