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版:现代种业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为了“甜蜜”的收获
· 从品种改良向自主创新迈进
· 滨州市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发挥大作用
· 海丰油占米亮相第十七届农交会
· 湖南推动“湘种”与“湘米”深度融合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2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湖南推动“湘种”与“湘米”深度融合
本报记者 吴砾星

  近日,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35家种企和34家米企在长沙召开现场对接会,力推“产学研”紧密结合。

  会上,省种子协会同省稻米协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种业与米业将建立多角度、多层次的协同机制,推动“湘种”与“湘米”深度融合;11对种企和米企现场结对并签订合作协议,种企负责提供好品种,米企负责收购、加工和销售好大米,强强联手,打造强优势“湘米”品牌。

  湖南作为稻米产业大省,品种培育、稻谷生产、大米加工均在全国具有影响力。作为水稻种业大省,杂交水稻品种培育水平领先全球,种子产销量全国第一;作为水稻种植大省,拥有包括中国粮食第一股在内的1000余家大米加工销售企业,是全国最大的米线制品供应地。然而,种企、米企却互不“往来”,习惯在各自行业内谋求自身发展。长期的各自为战,使上游的种企,培育的高产品种多、优质品种少,种子库存积压屡创新高,多数种企生产经营陷入“倒春寒”;使下游的米企,农民种什么就收购、加工、销售什么,不能有效对接市场需求,效益低下。

  推动“湘米”产业提档升级,关键在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稻米全产业链一体化为突破口,实现从研发到营销、从种子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种企和米企是稻米产业链的核心主体,两者应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种企作为产业链的前端主体,应紧紧围绕提高“湘米”市场竞争力,加快培育“农民喜欢种、米企喜欢收”的好品种;米企作为产业链的后端主体,应紧紧围绕满足人们“吃得好”的消费需求,引导生产者种植符合这一需求的好品种,推动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各环节提质增效。

  湖南省种子管理处处长戴魁根表示,通过政府搭台,将上游种企与下游米企对接好,必将加快湖南稻米产业“好种产好谷、好谷出好米、好米卖好价”的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吴砾星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