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版:综合新闻·广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山东临邑:龙头企业引领畜牧业提档升级
· 中国气象局认证河套地区为适宜高品质农产品种植地带
· 图片新闻
· 苏日嘎拉图:扶贫路上挥洒青春汗水
· 浙江柯桥:“领导坐堂”机构下沉直通民情“末梢端”
· 百年梦圆
· 新米香飘新津渔博小镇
· 坚守海岛 如灯塔般点亮金融普惠之光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1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苏日嘎拉图:扶贫路上挥洒青春汗水
本报记者 马晓刚 李昊

  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里程沟村,有这样一个人,他的老家远在外地,却与这个小山村结下不解之缘;他是“城里坐办公室的干部”,却甘愿到偏远山村当起了村干部;他没有因生活、交通不便而退缩,却迎难而上,与这里的老乡建立起了无法割舍的深厚感情。他就是科右前旗统计局派驻巴日嘎斯台乡里程沟村第一书记苏日嘎拉图。

  巴日嘎斯台乡里程沟村坐落在距离科右前旗政府所在地60公里外的山沟深处,这里落后贫穷、环境闭塞,出行极为不便,是亟待帮扶的贫困“重灾区”,也是精准扶贫的第一线。

  面对组织安排,在了解到里程沟村脱贫的严峻形势后,苏日嘎拉图留下妻子和4岁的孩子在家,立即投身到驻村帮扶工作中。在第一书记的工作日记上,他这样写道:“我生长于农村,理解农民的疾苦,我志愿为贫困山区的老百姓奉献自己的青春。”

  来到村里,面对陌生的环境千头万绪、难以着手,交通、吃饭都是问题,而摆在这位新任第一书记面前最棘手的还是语言关。苏日嘎拉图是土生土长的赤峰人,虽然赤峰市与科右前旗同为蒙东地区,但两地农区的方言还有很多不同之处。

  为此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攻克语言难关,了解村情民意。于是,他采取盯紧靠上的“土办法”,一天到晚待在村里调研走访。里程沟村绵延十多公里,在缺乏交通工具的情况下,他靠着一双脚走遍了全村的沟沟坎坎,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和乡亲们沟通交流的机会。从家庭情况、身体状况、田间收成到他们对村庄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经过不到一个月的走访调研,苏日嘎拉图不仅完全克服了语言沟通不畅的障碍,更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

  针对里程沟村一穷二白的贫困现状,苏日嘎拉图用好优惠政策,全力为帮扶村办实事、办好事。到任以来,苏日嘎拉图看到里程沟村贫困户饮水困难的实际问题,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共同努力,多次辗转旗扶贫办和水利局等部门,积极争取将安全饮水项目列入改造计划并提前一年实施,为全村的贫困户打了38眼饮水井,彻底解决了贫困户饮水难的问题。

  为破解村贫困户收入薄弱、致富无门的问题,苏日嘎拉图积极组织协调“六个一批”精准帮扶政策落地,并争取产业扶持资金用于支持专业合作社和贫困户产业发展,推进产业链带贫。目前,里程沟村已形成了以特色肉牛、肉羊养殖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合作社和养殖大户的带动下,家家户户逐渐加入到特色养殖产业中来。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利用朋友圈、新媒体等渠道资源,帮助村民宣传推销牛羊肉、笨猪肉、笨鸡等土特产。由于交通不便,他更是开上私家车来往运输,驻村期间累计为民增收过万元。

  面对这位整日为老百姓奔忙的第一书记,里程沟村党支部书记潘贵和感慨道:“别看小苏年轻,但是有头脑、能吃苦,干农村工作上手快、很踏实,村干部和年轻党员都被他带动起来了!”

  付出终于换来了丰厚的回报。截至目前,全村已脱贫122户321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18%;村里有259人次贫困人口享受了健康扶贫政策,报销比例达到了90%以上;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子女全部享受到了生活费补助等助学金;全村无一名适龄儿童因贫失学、辍学;2019年至今,解决了8户家庭安全住房的难题……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像一股暖流、一阵春风,温暖了里程沟村群众的心田,也改变着山村的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