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版:现代种业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我国首次发布超强筋小麦品种
· 适合籽粒机收玉米品种前景好
· 东方科技论坛聚焦绿色种源创新与生态农业发展
· 新品种“合农71”刷新我国大豆单产纪录
· 图片新闻
· 贵州威宁县生态“冰心苹果”喜获丰收
· 图片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1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东方科技论坛聚焦绿色种源创新与生态农业发展
本报记者 胡立刚

  近日,第333届东方科技论坛在上海南郊宾馆举行,本次论坛以绿色基因发掘与种质创新为主题,凸显了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中国正迈步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的含金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过去几十年,我国农业以追求高产量为目标任务,然而,依靠水资源、劳动力、化肥农药持续高投入的资源密集型农业生产模式难以为继,特别是水稻产业,消耗了50%以上的淡水资源,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加剧了农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因此,创制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的绿色种源时不我待,只有从绿色种源着手,方能推进农业产业向绿色转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基因资源的发掘、研究和利用是绿色种源创新的关键,是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的关键,更是引发新一轮“绿色”农业技术革命的关键,可以说,谁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基因和种质资源,谁就抢占了农业制高点。全球不少国家针对重要的作物先后开展了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我国科学家在作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作物绿色基因资源挖掘与利用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次论坛邀请了9位在上述领域有卓越贡献的院士、专家做专题报告,交流绿色性状研究的进展与成果、绿色性状聚合的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绿色种源创新中如何有效应用。

  据了解,技术进步为培育绿色作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大部分绿色性状为复杂性状,涉及众多基因、基因间以及基因与环境的互作。当下有三个方面的重点,一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和研究绿色性状基因及其调控,二是深入开展基因表型的数据积累和建立表型预测模型,推进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研究,三是进一步积聚研发力量,共享资源与技术,加快我国水稻绿色性状的聚合与种质创新,并尽快应用于水稻生产。

  论坛期间还举行了水稻绿色种质资源的田间展示与共享活动,展示资源为科技部863重大专项“绿色超级稻新品种选育”项目历时5年创制出的371份新种质。本次论坛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共同发起和主办,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4家单位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单位参与协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农业类高校及研究所、种业企业的378位代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