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让传统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意义重大
·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亟须科技支撑
·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需要更加脚踏实地
·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要注重创新交流包容
· 携手共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美好未来
· 农业文化遗产在脱贫攻坚中大有可为
· 农业文化遗产助力退化地区生态恢复
· 利用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实现价值增值
· 农业文化遗产地应走有机农业之路
· 传统农耕文化既是历史传承也是重要资源
· 农业文化遗产为都市农业提供新增长点
·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重在为乡村铸魂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0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农业文化遗产助力退化地区生态恢复

  王克林(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退化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强度、不适当的农业生产活动所造成的。例如西南石漠化地区的生态退化就是巨大人口压力下高强度农业活动所造成的,而且石漠化地区与贫困区高度重叠。

  研究表明,喀斯特区域坡地不适宜玉米种植等高强度耕种活动,种植玉米扰动土壤导致石漠化是主要原因。原产美洲于16世纪引进我国的玉米,解决了粮食坡供给问题,但因为耕种扰动土壤,在喀斯特区域引起了坡地土壤漏失。

  基于上述认识,借助于农业文化遗产中的生态循环思想,在广西环江开展了适应性景观生态设计与保护性替代产业模式的构建。通过保护性种植与近自然复合农业系统设计,构建牧农林耦合的草食畜牧业生产模式,实现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了喀斯特地区生态功能提升。目前,环江县以“发展牛产业,壮大牛经济,培育牛文化,打造牛品牌”的理念,切实推进传统环江菜牛产业发展,通过龙头企业和示范养殖基地带动,2018年出栏商品菜牛4.5万头,产值4亿元。建议通过构建农林牧耦合的草食畜牧业生产模式,逐步形成西南喀斯特农牧复合带。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