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理奥利会谈
· 农业农村部: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
· 农业农村部派出工作组赴长江中下游地区指导抗旱救灾
· 乡村“网红”不应止步乡村
· 习近平结束同印度总理第二次非正式会晤和对尼泊尔国事访问回到北京
· 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 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习近平出席班达里总统举行的欢迎宴会
· 标题新闻
· 坚决如期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 安徽:科技引领优质专用粮食生产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0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安徽:科技引领优质专用粮食生产
本报记者 杨丹丹

  日前,记者来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沿淮平原麦-稻和麦-玉两熟区周年抗逆优质丰产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模式构建”课题安徽省龙亢农场水稻示范区,近距离观察优质专用粮食生产方式、产业链条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探寻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田间脉动。

  在龙亢农场二队,1200亩连片种植的“皖垦糯1号”秆青籽黄,籽粒饱满,专家现场进行取样测产,据初步测算,这片水稻亩产量在650公斤左右,比一般农户的田块增产10%。“在今年气候较为干旱的情况下,这样的产量十分罕见。”龙亢农场副场长王永玖说。除了丰产之外,“皖垦糯1号”优质专用特点也受到加工企业的青睐,在水稻收获之前这块田已经被五粮液集团订购,每公斤3.2元,亩增效益150元左右。“目前龙亢农场的3.5万亩农田已全部实现订单生产,一般亩增产25公斤左右,软质小麦价格增加0.08-0.12元/公斤,糯稻价格增加0.10元/公斤,亩增收100-150元。”

  每隔30米就有一个高清晰电子摄像头,农场中枢适时监控粮食生产的全过程;现代化的标准化粮仓内安装的摄像头可直接连通全国各地的供应商。粮食从种下到收割、收储再到出仓外运的全过程尽在掌握之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孔令聪告诉记者,优质专用粮食生产技术是将专用品种、栽培技术与信息技术融为一体的产学研结合现代农业新技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们培育筛选出优质专用农作物品种,如粳糯稻品种“皖垦糯1号”“绿糯3号”,软质小麦品种“龙科1109”“皖垦麦0901”“荃麦725”等;制订了沿淮专用麦-玉、麦-稻周年生产技术两项地方标准;并通过物联网远程操控给作物做体检,温度、湿度、盐分、电导率、病虫害实时呈现,实行精确管理。

  在观摩现场,王永玖表示,目前龙亢农场已与五粮液集团、古井集团、黄国粮贸等大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带动淮南农场、东风湖农场、正阳关农场、焦岗湖农场及怀远、阜南等县的种植大户通过流转土地,发展规模化优质专用粮食生产6.8万亩。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